2010年8月24日 星期二
2010年8月22日 星期日
让世界充满爱
轻轻的捧着你的脸
为你把眼泪擦干
这颗心永远属于你
告诉我不再孤单
深深地凝望你的眼
不需要更多的语言
紧紧地握住你的手
这温暖依旧未改变
我们同欢乐 我们同忍受
我们怀着同样的期待
我们同风雨 我们共追求
我们珍存同一样的爱
无论你我可曾相识
无论在眼前在天边
真心的为你祝愿
祝愿你幸福平安
啦啦啦。。。
2010年2月4日 星期四
31/1/2010 炸水饺食谱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iKqJWNdfALHp09AtOjGLM2LfCAdWYrRYpVmbIXi5jHxwHir0z6M_IKIbeGh298JojTFM94_KFU6e1KU1YWv17KQ7muZheJSa-dZLCcYyYBjMo54u2TYUV3YCULvL-wJy35GYnQefGICHM/s400/IMG_0099.jpg)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iBT7LUCCb8Wx2ye6PqdHp7jFiXBchGXxsmR5cCBtXGTssOhgAFa6aEPvWNthtTBjtwwgmJrCzqsH7t9ag25rVqsqgd0AagHlqlmBkn6pxJ1-FOI4WfFLEvPIl9NkGjONrSOPTEvMlqfs0/s400/Copy+of+310120104737.jpg)
![](https://blogger.googleusercontent.com/img/b/R29vZ2xl/AVvXsEi88If0oA1RX2snV9dGDAEu10QPgw8xAqM1Ynn6De0tSe9BYvcYlKLpQXK6NvaLTDnSclUjY1Om6fq1LC1zu0GBno6uCMNu_POHGGCkhyphenhyphenC2wsNCdsJWVN7Ub3igj-MOQvyN0Toge950sfY/s400/Copy+of+IMG_0112.jpg)
炸水饺~五福临门之一‘员’
材料:
水饺皮 1包 (买黄色的没有这么硬)
青豆 1大汤匙
馅料:
芋头 50公克
冬菇 3 朵
马蹄 3 粒
香港素叉烧(1kg RM30++) 50公克
(也可以放素火腿作为馅料)
油 2汤匙
水 1碗
调味料:
糖 少许
盐 1小茶匙
胡椒粉 半小茶匙
包饺子秘诀:(请看以上的视频)
- 面粉 2小茶匙, 放点水搅成糊状, 才能把放了馅料的水饺皮粘上。
- 水饺有洞的地方,用牙签将面糊盖着它的洞。
- 水饺皮边缘的波浪纹可用做蛋糕的模型印上去。
做法:
- 把馅料切成小粒。
- 锅烧热,下二汤匙油,把馅料倒下,(素叉烧/素火腿最后放),炒香后放水,慢火煮至芋头熟和下调味料,才把素叉烧/素火腿放下炒香,至水份干。
- 一片水饺皮,放入馅料包好。
- 烧热油,下水饺包,炸至金黄色,上碟。
P/S: 如果要冷藏,炸至定型但又不太熟,待要用时才稍微炸过。
感谢主厨Auntie Kim 的爱心教导。
2010年1月31日 星期日
期待已久的~烹饪班31/1/2010=〉当归祥瑞汤食谱
2010年1月14日 星期四
2010年1月12日 星期二
不杀生·得健康寿
种善因得善果
一、许多人谈因果,很容易造成一种错解,就是只强调前世的因果,误以为既然一切都是命定的,就变成消极的不必作为、也不能作为,只能听天由命的宿命论者,却忽略了今世的因果更重要!这辈子所作所为才是最重要的关键,所谓改造命运,心想事成,才是佛法谈因果的真正目的。
二、谈因果的目的有两个:第一、(安心)!要把心定下来,不再为环境的不如意而不平,不要慌张,要用智慧,勇于承担!第二、(立命)!要努力断恶修善,改造命运,学习了凡四训,勇于创造自己幸福的人生。
三、持戒:戒律不是束缚;是有所不为,戒律帮助你拒绝了非法的诱惑,不为物役,不作物欲的奴隶。反而轻安、自在!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无恼害众生之心,要与一切众生结善缘,不结恶缘。
四、无畏布施:(一)不杀生,尊重生命、爱惜生命。(二)不伤害任何昆虫与动物。(三)捐血、救人、护生、放生,不破坏环境与自然生态。
五、素食最健康,但是不必急在一时,应从少吃肉做起,有计划的调整、改善。不能因为吃素而引起家人的困扰、争执。既不慈悲又无善巧。应多吃青菜水果,先从吃锅边菜做起,用吃素变得更健康来证明!
六、驱赶蚊虫、蚂蚁、蟑螂的方法:(不使用杀虫剂赶尽杀绝)!
(甲)厨房保持清洁,厨余随时清理。一有果皮菜屑即丢入垃圾桶(回收桶)。(乙)使用密封式垃圾桶(有盖的)。(丙)门窗一律装纱窗、纱网。(丁)点蚊香时要开半扇窗户或门,让蚊虫有生路可逃,不与它们结恶缘。
七、养生之道:养心在静(如念佛),养身在动(如拜佛)。疾病是从污染而来,或者身体受到污染,或是心理受到污染;心地清净慈悲,自然健康。
八、见不得别人好,不愿意别人比自己好,是嫉妒!嫉妒属于盗心,要痛心悔改,见他人善能随缘赞助,就是随喜功德。能成人之美,就是成就自己的功德。
九、忍辱是保全功德的功夫,古人常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小成就要有小忍耐,大成就要有大忍耐!但是忍辱不是一味压抑,压抑久了会累积成病,正确的忍辱是跳脱争执的框框,不比较、不计较,是靠智慧化解,用度量包容。
十、忏悔改过,解冤释结,是佛门修行重要的功课,要靠:
1、自力:
(2)专修清净心,身心清净,缘断了果报不生。
2、他力:
佛力加持,至诚念佛,念阿弥陀佛!得阿弥陀佛佛力加持。
阿弥陀佛是一句好话——是祝福您——健康、快乐、又有智慧的好话。
莲池大师戒杀文
世 人食肉,咸谓理之应然,乃恣意杀生,广积冤业,相习成俗,不知自觉,罪过执迷。当知天本好生之德,天地生物,以供人食,种种植物类,如谷、果、蔬菜、水陆 珍味可谓供食之千足万足也。吾人怎可无仁慈之心,何苦复将同有血气、同有母子、同有知觉、觉痛觉痒、觉生觉死、同有灵性之活物,来忍心杀而食之呢?仁人君 子、良心何在?岂理也哉,寻常人说「只要心好,不在斋素。」嗟呼!利己损命,戮其身而啖其肉,以饱吾腹,杀生害命以乐己,扪心伤天理,天下之言凶心、惨 心、毒心、恶心、孰甚焉!好心当在何处,此举世行而不觉其非,可谓痛哭流涕长太息是也!今略录七条劝戒杀文,供世人了解,希以真诚感天,即成物成己也。
一曰 生日不宜杀生
须知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己身始诞之辰,乃父母垂亡之日也。是日也,正宜戒杀持斋放生,广行善事,庶使先亡考妣,早获超升,见在桩萱增延福寿,何得顿忘母难,杀害生灵,上贻累于亲,下不利于己,明者戒杀也。
二曰 生子不宜杀生
凡人无子则悲,有子则喜,不思一切禽兽,亦各爱其子,庆我子生,而杀死他子,于心过毒扪心安乎?夫婴孩始生,不为积福,而反杀生造孽,亦太愚痴矣!爱己子生当爱他子命,慈爱不杀也。
三曰 祭祖先不宜杀生
亡者忌辰,及春秋祭扫,俱当戒杀,以资冥福。杀生以祭,徒增冤业。夫八珍罗于前,安能超九泉之遗骨,而使之食乎?无益而有害,智者不为矣。当移资买活物放生或作地方善事,以累积阴德,可超度先灵永生,愿大孝之人,不用荤类祭祀也。
四曰 婚礼不宜杀生
世间婚礼,自问名纳采以至成婚,杀生不知其几?夫婚者,生人之始也。生之始而行杀,理既逆矣!又婚礼乃喜庆也,前厅喜事,后厨杀生,吉日而用凶杀,不吉也。故应禁杀,当用素斋宴客为佳也。
五曰 宴客不宜杀生
良辰美景,贤主嘉宾,蔬食菜羹,不妨清致,好意食水甜,何须广杀生灵,穷极肥甘,笙歌餍饫于杯盘,宰割冤号于砧几,嗟乎!有良心者,能不悲乎?为我死者,折吾福,仁智者不食生灵也。
六曰 祈神不宜杀生
世人疾难,杀牲祀神,以祈福佑,不思己之祀神,欲免死而求生也。人人爱命,物物贪生,杀他命而延补我命,逆天悖理,莫甚于此矣。夫正直仁爱者,才可成仙做神,神其可私乎?命不可延,而杀业具在造罪神担神仙不欢,至诚祭拜,当用青菜水果,素品既经济又实诚,神必护庇赐福也。
七曰 营业不宜杀生
世 人为衣食故,或畋猎飞禽、或渔捕水族、或屠宰牛羊、猪犬鸡鸭等,以资生计,而观一般不作此业者,同有衣食,未必受冻饿而死也。杀生营业神理所恶,以杀业成 家而子孙昌盛者,百无一人。俗谓「无过三代」是也。杀多者,更种地狱之深罪因,而受来生之恶报,莫斯为甚也,何苦而不求别计乎?智者不营杀业也。
2010年1月9日 星期六
2010年1月5日 星期二
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
昨天(30日)上午,劉力紅教授用中醫經典的原則結合生動的例子講述了傳統中醫的許多健康理念,譬如放下壓力、按時作息、飲食有節、注意心理調節等,他希望強調的一點是,光知道健康理念沒有用,關鍵在于持之以恆地實行,這才是真正的健康之道。
面對壓力學會放下
很多專家學者的研究告訴我們,真正能解決健康問題的不是醫學,醫學只能解決健康里很小的一部分,大約只佔10%。實際上健康是把握在各位自己的手上。
在講健康和疾病之前,我先講如何正確面對壓力。深圳是一個生活節奏很快的都市,每個人都面臨著壓力,壓力是造成人們健康出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因。壓力怎麼解決呢?我想只有一條,就是要學會放下。這個“放下”不是要各位不做事情,而是內心不要去擔憂,這叫放下。
我在這里引了成都文殊院的一副對聯的上聯,上聯是“見了便做做了便放下了了有何不了”。我們遇到的事情可以做。做了便放下,不留痕跡。了了有何不了,你再繁忙也不會有壓力,這一句講的是這個意思。當然這需要大家很好地用心去體悟,談起來很容易,做到這一點很難。
孔子說,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僥幸。悟通了這句話我們真的可以放下,沒有什麼了不起。我自己也經歷過這個過程,中醫要想治好病要冒風險,要擔身家性命。剛開始,一旦藥方開出去,晚上確實睡不著覺,忐忑不安。後來慢慢想通了,“君子居易以俟命”,“易”是中國文化的靈魂。古有三易︰不易、變易、簡易。不易就是每個人有相對不變的人生軌跡,不是說你努力就行。
健康貴在持之以恆
健康的方法很多,實際上也很簡單都不復雜,關鍵是要去做。任何一個保健的方法,你只要去做,只要持之以恆那肯定是有用處的。
要講中醫怎麼認識健康,最權威的就是《內經》。《內經》說︰“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陰陽,和于術數,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有人說,身體要注意哦,忙過這段時間再說,這就不是道了。持之以恆才能得健康。
再說“法于陰陽”。“陰陽者天地之道也”,古人認識到人類跟天地、自然,乃至跟日月是息息相通的。中醫其中一個特點就是整體觀。不是說人體是一個整體,而是人與宇宙、人與自然、人與天地是一個整體。在這個整體里面,人必須順從、效仿這個整體的變化,我們的健康才有保證。
避免吃非時令食物
“飲食有節”。古人用詞用得很巧妙,用了一個“節”。很多人跟我說,一個晚上要趕三四個飯局,這叫有節嗎?
“有節”還有一個意思︰如果冬天的東西到夏天吃就不叫有節,所以我們要吃的食物要以時令為主。現在可以吃到任何時節的新鮮蔬菜,這不一定是好事。在這樣的季節長這樣東西,那是有含義的。這個時候不生長這個東西,你偏要去吃這個東西,這叫“逆之”,“逆之則災害生”,就是你自己去找災害。
露臍裝有害健康
“形與神俱”——“形”就是形體,“神”就是心靈。有些人每天堅持鍛煉,可是回家以後就跟老公(老婆)吵架,怎麼能健康?
怎麼做到形神俱備呢?《內經》說︰“虛邪賊風,避之有時”則形乃不傷,現在女孩子喜歡把肚臍露出來,肚臍是人生命脈所在,這個地方是絕對需要保護的,以前北方人穿肚兜,要罩的就是肚臍。露臍裝好比說,虛邪賊風,歡迎光臨。我拜托你們,為了今後的健康不要這樣穿。現在很瀟灑,可是過了三十歲就會知道厲害了,月經會出問題,子宮會出問題。
為了確保我們的健康,應該把重要的機關門戶保護起來的,像肚臍、腰眼,尤其是女同志,更加重要。在經期的時候,保暖是很重要的。現在的婦科病為什麼那麼多,跟穿著大有關系,所以衣服一定要長,尤其女孩子的衣服一定要長。
心理不健康容易致病
第二個問題就要談談疾病是怎麼來的。《內經》說︰“夫百病之所始生者,必起于燥濕、寒暑、風雨、陰陽、喜怒、飲食、居處。”
“生于風寒暑濕燥火”,也就是外面的氣候是會影響身體。現在很多疾病都是慢慢在空調的環境里面產生的。“生于陰陽”,最大的“陰陽”就是男女了,而男女最大的關系是夫婦。夫婦關系不合,陰陽就不協調,而這正是疾病產生的一個重要因素。所以和諧的家庭就是和諧的陰陽,形神才能夠健康。
“生于喜怒”,在這里我要介紹王鳳儀的學說。王鳳儀是清末民初東北的一位老人,他一字不識但大徹大悟,他的學說其中有關于心理行為影響健康的,歸納為五點,“怨、恨、惱、怒、煩”。
喜歡怨人的往往容易得消化系統的疾病,就是脾胃的疾病;
恨人就傷心,循環系統的疾病,容易失眠的病人是因為內心的恨;
惱,就是肺;
怒就是肝髒,中風也是這個系統的病;
煩,腎就有問題,生殖系統就有問題。
這是一門博大的學問,毫厘不差的。
再講講睡眠。
人生的睡眠實際上是一個補充陽氣的過程,陽氣是人的命根。陽氣耗散的途徑很多,但是補充陽氣的途徑很少,幾乎就是靠睡眠。我要介紹一位陳玉琴老師,她久病成醫,總結了很多寶貴的健康理念。這其中一個重大法寶就是睡眠,就是要早睡,最好的睡眠時間是晚上九點到凌晨三點,腎只有在這個時段才能“當班”,才能造血,你另外睡八個小時,跟這八個小時就不一樣。
如果實在很忙怎麼辦?那麼雙休日就拿來睡覺。如果雙休日不能正常睡眠,而是玩到三四點,然後睡到第二天十二點,更加不好。
2010年1月4日 星期一
台灣‧蔡禮旭‧聖賢書治社會病 2010-01-01 10:00
![](http://www.mediachinese.com/files/2009/12/30/_DSC2959%5B1%5D.jpg)
來自台灣的蔡禮旭老師,在弘揚5000年聖賢教誨的路上樂在其中,因為他一直深信『德不孤,必有鄰』。
(台灣)10年前以雀躍之心跨越千禧年,然而,10年來為我們洗禮的,是一場場令到人心惶惶的經濟衰敗、硝煙四起的戰場、令人束手無策的溫室效應等等亂象。有沒有想過,打從有人類以來,可能會被後代子孫罵得最慘的是哪一代人?
在跨世紀10年結束之日,能否好好思考為何我們的老祖宗,處處都想著如何給後代子孫好的智慧和生活環境?從台灣遠道而來大馬弘揚《弟子規》的蔡禮旭老師直言,新時代的人有需要學習綿延5000年的聖賢教育,以解決家庭、社會,乃至世界的困擾。
回溯10年前,在台灣商業界,從事西方教材買賣的蔡禮旭發現,昂貴的教材不見得能找到人的根本和增長人的智慧。
“現代人出現了信心危機,總以為‘外國月亮比較圓’,把中國5000年的傳統文化教育精粹給拋了。”
好比西方醫學知識的積累只有短短一兩百年,他們也摸著石頭過河而來,不像5000年的中醫有著那麼多的印證。然而,西醫還真瞧不起中醫,這態度有多傲慢。蔡老師直言,這就是病,病在傲慢,不學習智慧、不汲取經驗。
聖賢智慧
棄如敝屣?
那我們該從哪兒找智慧?往哪裡汲取經驗?也是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中文教學主任的蔡禮旭說:“中國聖人的智慧,照護了歷代幾千年來千千萬萬的家庭,我們卻把這些智慧棄如敝屣!”蔡老師懊惱地說,歷經5000年淬煉的聖賢教育,不用條件也不用錢,奉送到你面前卻卻之門外,硬要花費大把金錢學不一定正確的東西,這是哪門子的判斷能力呀?
在當時,蔡老師也在電視上看到淨空老教授在講經,“他雖然是位佛教高僧,但小時上過私塾,他們應該是完整地接觸到中國5000年傳統文化教育的最後一代人。”他感慨地說,老人家也最清楚傳統文化的好,所以能在講經的時候,不只是講佛,也講儒釋道,並將所有優秀文化融會貫通,從中找到根本。
“比方說,家庭是根本,每一個人的性格修養在家庭裡已養成了,這就是孔子所言:‘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教育絕對不是等他大學畢業才來教的。”
這中華5000年歷史中,出了聖賢無數,然而5000年來,教育孩子花最多時間的卻是我們這一代,孩子生得少,反而教育的效果不好,這個對比是值得深思的。
“這就是古人說的,一棵樹要長得好,首先根基要紮得好;要源遠流長,源頭就要清澈。所以必須找到根本,你的努力才能有好的發展,‘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君子用心在根本上,只要本立住了,開花結果就水到渠成,否則根不牢就容易遭連根拔起。”
所以,教育應該從胎教開始做起,只是這些道理沒人跟我們講,當我們在學習新的教育理論,常常只是著重在語言、社交等技巧,而根本就是老師的愛心,細看現在學子學習的學問,往往不在於本,教育的目標竟是長大後要懂得賺錢。這是錯誤的思想。
蔡老師解釋,“本”指的是一個人的善心,教育孩子就是要長他的善啊,並非分數或考試!
讀書旨在聖賢不是賺錢
讀書旨在聖賢,而不是賺錢。
聖賢是甚麼?“聖賢不是供奉在牆上的才叫聖賢。聖賢是在家做個好孩子,在校當個好學生,尊重老師、友愛同學;在公司是個好下屬、好領導,體恤下屬;在社會是好公民,具有使命感,給社會一個好榜樣,這叫‘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蔡老師由衷地說,能夠具有這些判斷力,是因為遇到了好老師,遇到了經典。他不斷地聽取淨空老教授講的道理,在接觸一兩年後,蔡老師開始從生活和社會現象進行思考和釐清,“結果發現問題並不複雜,問題出在人心,出在思想,而思想決定行為,行為形成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講白了就是一個人的思想,決定他的命運;父母思想決定家庭命運;領導思想決定國家命運;世界人的思想,就已看到未來世界的命運,它是不會有偏差的。
“就像地球都壞成這種程度了,覆巢之下無完卵,人們還是顧著眼前利益。”你要叫一個人愛地球,首先要叫他愛父母,這就是根本問題。
弟子規是孝悌最佳教材
蔡禮茂老師指出,“愛有原點,愛世界、愛環境、愛動物,得找到源頭,這源頭即是‘孝’,幾千年的文化以孝為核心,教育以孝為起點,這就是孔子說的: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教育要從這裡開始,上一代人因為孝,孩子主動讀書,而且這種動力是一輩子的動力,“一個人孝順父母所以努力向學,工作盡責不用讓父母操心,再來,家庭就不用操心,皆因他找到根本向上的動力。”
建國君民
教學為先
人抓到本了,努力就有結果,否則只會瞎忙一場,而孝悌是仁之本,孝悌要真正落實,最好的教材就是《弟子規》。
眼見人們的根本壞了,人偏離了常道而亂象百出,“孔子講的‘見義不為,無勇也!’我們是炎黃子孫,以祖宗的心來看這個社會,祖宗會很傷心,聖賢如孔子也會很傷心。我們是祖宗的子孫,聖賢人的弟子,延續聖賢的教誨就是我們的本份,當你看到了家庭、社會、民族,乃至下一代的需要,就不能袖手旁觀,否則就是麻木不仁。”
在中國《禮記》裡面講過“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後來,他決定立志以教育事業為終身事業,因為人心只有靠教育才能轉換過來。所以,他先後到了台南師範學院,以及澳洲淨宗學院追隨老教授一同學習,並無私地投身弘揚《弟子規》仁愛和平精神的生涯。儘管收入比過去少了,但他瞭解到老子所說的“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天道不分親疏,但總是與有心要利益大眾的人同在,只要有善舉,福報自然來。
一路走來,弘揚傳統文化這條路走得孤獨嗎?“在《論語》中有‘德不孤,必有鄰’,只要日日在心,慢慢會遇到有同樣使命的人,力量漸漸凝聚起來,對有德的人信任,祖宗也會給予保佑。”蔡禮旭輕描淡寫他此刻雲淡風輕的心境。為甚麼有的人轉得快?全因他們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加上“人之初,性本善”,在反思過去的歷練可能受到社會的誘惑,若是有機會看到、接觸到、瞭解到,他們就會比較容易領會和改變。
要把人教成人
而非工具
我們競相向歐美、蘇俄學習他們的教育體系,試問我們的孩子到底是甚麼?
“結果,擺在面前的是,如此教育出來的青少年皆有問題,全部孩子都是成人的白老鼠。”蔡禮旭不無感慨,“連美國前教育部長也承認他們的教育是失敗。”失敗在於把人當工具教,越高學歷的人離婚率越高,因為教育只教他考試、做功課,沒教他生活和待人處世。
所以,我們要把人教成人,而不是工具!
教育孩子,要著眼於他的未來人生幸福,不是眼前的分數而已!
現代人過於功利,老祖宗說得很清楚“慾令智迷,利令智昏”,人一旦功利起來,有慾望要達到、貪圖眼前利益則會喪失智慧,多少人因此而一失足成千古恨,全都是被這些誘惑而泥淖深陷。
心正而後身修
誘惑有指財色,亦指虛榮心,只要孩子考個高分,父母馬上有面子,這樣的孩子其心理成長很不健康,欲速則不達,揠苗助長。
儒家之道講得很清楚,一個人的心不正則修養出狀況,而身不修則家不齊,只有“心正而後身修”,才不會出現行為偏差。
這些道理都是老祖宗的智慧,講得那麼早,我們都不去學,“這個時代說一句最貼切的話,為甚麼社會、家庭出現亂象,或者是家家有本難唸的經,這就是“‘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這老人是誰?“5000年是老人,孔子是老人,祖宗留的話,都是老人留的話。”
德才兼備以德為先
閩南老人家常說一句“寵豬舉灶,寵子不孝”,充份說明了不論是對人或牲畜,一旦過度寵溺都會招來不好的下場。寵愛等於溺愛,就字義而言,“溺”含溺死之意,而且孩子會變“弱”了;再仔細回看“寵”字怎麼寫?寶蓋下從“龍”,意思就是把一條龍困在居室或洞穴裡,試問這條龍怎麼發揮得了,一旦格局無法變大,又如何胸懷天下?
結果,受寵的孩子只想到自己,自我為中心,講白了就是自私,自私變成競爭,競爭之下,又怎麼會想到別人呢?
試問,我們現代家庭栽培出多少個胸懷天下的孩子?他們根本都是在想著自己如何享受,多快能賺到100萬啦,說實在的,若是一個人無德無善心,又何來的福呢?
錢來得越早,災禍跟著來,這就是老子強調的“禍福相倚”啊!“人的財富要水到渠成,你硬去找那麼多錢來了,又沒有德,就會因為錢而引發很多慾望。”高爾夫球好手老虎伍茲迄今恃財傲物的際遇,正與宋儒所說的少年得志大不幸不謀而合。
“以前的人栽培人是‘德才兼備’,‘德’排在前頭,反觀,今時今日我們注重的是分數、學歷和才華,忽略了德行。”蔡老師說。
功利下成長孩子不快樂
當思想教育是失衡,社會方向不對時,就需要有個榜樣來引導。
功利社會下成長的孩子是不快樂的。“你要讓他有健康的思想,他才能快樂。只有計較得少,容易知足的人才會快樂。”
“所以,不爭的事實是有錢人得憂鬱症的機會比較大,奇怪的是,人的反應太慢,明知有錢也不一定快樂,但人們還是往追求物質方面努力。”
他認為,這個社會需要有企業家作榜樣,這個模範企業家不只是持續富貴三五十年,還得把孩子教得好,夫妻和樂,才有資格向世人展現德行。蔡老師說,他所接觸的大馬華人企業家中,有的在接觸過《弟子規》之後,馬上把傲慢放下,對妻子變溫柔了,也把教育孩子排在首位。(大馬光明日報)
世華媒體‧2010.01.01
諸位要知道,這些小動物都通人情,你愛護它,它也愛護你
夏天到了,請各位善士妥善對待蚊蟲、螞蟻等小生命。一念